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2:16:33  浏览:988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


潭政发〔2003〕47号

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办好我市林业基地,推进优质高产高效林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兴林致富奔小康的战略目标,根据有关政策法规,制订本规定。
一、搞活山地流转机制,建设高效林业基地
1、坚持高起点,大规模,高效益,力争到2010年全市建成90万亩高标准的林业基地(其中干鲜果林20万亩,杉、竹丰产林20万亩,油茶丰产林20万亩,用材与采脂两用松林30万亩),年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
2、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地适树的原则。要以乡镇为单位作出基地建设规划,报市、县林业部门审查,做到“三个效益”一起抓,防止毁林造林或个别地方藉口丘岗开发而造成新的毁林开荒。
3、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在稳定山权、林权的基础上,可实行山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放开使用权。提倡和组织集体、联户与专业户承包,包括外省外地单位和个人承包造林,签订合同,长期不变。还可由基地组成联营公司实体,联合开发经营。
4、按照“谁投入,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允许依法继承和转让山林权,允许采取租赁等有偿方式依法使用青山,搞活流转机制。
5、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发挥各自优势,承包成片丘岗山地建立生产生活基地,从事开发性经营,纳入基地管理。
二、给予优惠政策,加快丘岗开发
6、新建的干鲜果基地,在挂果受益的头2-3年,免征农业特产税。
7、新栽植的油茶林,垦覆的荒芜油茶山和竹林,报请财政部门批准,从有收入时起2-3年内可免征农业特产税。
8、征收的油茶育林基金,大部分应作为发展油茶生产的扶植费。
9、支持和鼓励发展林产品加工产业,报请税务机关批准,由基地兴办的果品、楠竹、油茶加工,可免征2至3年增值税。对农村的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以及城镇其他各类事业单位开展上述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所得税。
10、切实保护林农合法权益。除国家规定的增值税、农业特产税、城市建设维护费、教育附加、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再向林农搞政策外收费集资摊派。
三、广辟资金渠道,扩大基地投入
11、广泛发动群众,多方筹措资金,把农民的闲散资金引向基地投入。特别是要利用农村富余劳力,组织农民进行丘岗山地开发,建设好林业基地。
12、乡村林场是办基地的骨干力量,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要实行自主经营,单独核算,逐步办成独立的经营实体。上交乡村的利润,严格控制在税后利润的30%以内,以便有足够的资金扩大再生产,实现以林养林。
13、对更新改造任务大,经费不能自给的乡村林场,乡村应继续给予适当扶持,财政、林业等部门在安排资金时,也应重点扶持。
14、充分利用好国家开发项目资金,包括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山丘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牧专项发展资金,都应安排10%以上支持林业基地建设。世行贷款、油茶、楠竹低改和林业贴息贷款等专项资金,各县(市)区要按1:1资金比例配套到位,及时发放到基地。
15、坚持“以地养地”和“以林养林”的原则,按照《森林法》和《湖南省林业条例》的有关规定,搞好征占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和林业“一金两费”的征收管理,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主要用于林业基地建设。
16、各级财政部门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市人民政府安排的发展干鲜果专款,重点用于基地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也要相应配套,并坚持谁上得快、效益高,就优先加以扶持。
17、银行、信用社应尽可能给予基地以贷款扶持。
四、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科技服务
18、为保证林业基地持续稳定发展,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已确定为林业基地的乡镇,应明确一名主要负责人专管,有一个专业班子专抓,定期研究和解决办基地中的实际问题,并坚持领导办点示范,推动全面发展。
19、乡镇林业站属事业编制,是办好基地的基层组织,必须调整和充实力量,一般按每万亩配备林管员一名,并和农技站一样,保证基本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
20、凡有乡林场的乡镇,可实行乡林场与林业站合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把林业站真正办成经济实体,增强服务功能。
21、鼓励林业科技人员下到基地、果场、农户实行有偿技术承包服务。长期驻村驻户承包服务的,由原单位发给基本工资,资金和旅差费等在承包服务费中解决。利用节假日到基地服务的,所得合法收入归己。有突出贡献者,应给予奖励。同时,不影响本人晋升晋级。
22、依法治林。对破坏基地林木或偷盗果品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加惩处。
本规定经市人民政府2003年4月25日常务会议修订,自公布之日起实行,湘潭市人民政府1995年8月25日颁发的《关于加快林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潭政发199535号)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齐齐哈尔市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齐齐哈尔市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的行业管理,保护合法行医权益,取缔非法医疗活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公民健康安全,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医疗机构及个人(含部队、铁路等驻齐单位和个人)的有偿向社会提供的医疗服务活动,均应接受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业管理。
第三条 医疗机构分市、县(区)两级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机构行业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贯彻实施。
第四条 医疗机构行业管理的原则是计划统筹,协调发展,检查指导,依法监督。
第五条 行业管理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实施区域内的医疗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及完成医疗、保健预防等项工作任务。
(二)对各类医疗机构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进行检查指导。
1、专科技术建设工作;
2、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3、急诊急救工作;
4、医德医风教育工作;
5、医疗纠纷处理和医疗事故的鉴定及裁决(部队、铁路部门职工除外)工作。
(四)发生地震、火灾、洪水、劫机等灾难性事故和突发事件时,负责医疗抢救方面的指挥和调度工作。

第二章 医疗机构的审批
第六条 凡具备开业条件的各级各类医院、科研单位开设的医疗技术服务咨询站、点(含易地另设门诊或分院、专家门诊、特诊室等),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各类医疗诊所、接生站由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第七条 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和联合医疗机构除外)开业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报医院床位数不少于20张。全民所有制医院每床不少于37平方米(占医院总体建筑面积);企事业单位兴办的不少于39平方米;集体、个人或私营医院不少于30平方米。
(二)综合性医院的床位与工作人员之比,全民所有制医院不低于1:1.2;企事业单位医院不低于1:1.0;集体、个人私营医院不低于1:0.8。
(三)医院工作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不少于75%。
(四)固定资产,全民所有制医院不低于10,000元(每床);企事业单位医院不低于8,000元;集体、个人和私营医疗不低于4,000元。其中,医疗设备资产应占25%以上。
(五)技术诊疗科室设置及业务开展范围在内、外、妇、儿四大科系中,必须具备三个以上科系技术能力及开诊条件(不含专科医院)。
第八条 严禁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技术工作。
第九条 个体诊所和联合医疗机构的管理,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政发〔1986〕19号文件《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个体开业医务人员和联合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中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全民所有制医疗单位可在名称前冠以市、县、区、乡(包括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命名的)字样;企事业单位按行政隶属关系可在名称前冠以本部门或本系统名称;个体或联合医疗机构可在名称前冠以区、县或街道名称,也可使用个人名称。
第十一条 各医疗机构不得挂非本市医疗机构的各类联合体、分院和门诊的牌匾(不含科研机构)。
因医疗需要增设的医院名称不得超过两个。

第三章 执业管理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合并、分立、迁移或停业,应分别不同情况,办理变更登记、注销、开业手续。
第十三条 实行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每年填报一次。
第十四条 专科医疗机构改变原技术专科项目以及邀请市外医疗单位来本市开办新的医疗技术项目,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和登记备案。
第十五条 医疗单位和个人刊播、设置、张贴有关医疗业务宣传的广告,其内容须经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报市、县广告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刊播。

第四章 罚 则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及个人,卫生行政部门除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进外,并按下列处罚办法执行:
(一)对未经登记审批擅自进行医疗活动的,勒令停业,并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
(二)对在开业申请中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的,视其情节轻重,处以警告或1,000元以下罚款。
(三)对伪造、涂改、转让开业执照的,区别情节,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勒令停业或吊销开业执照。
(四)对不按时办理更名、迁移手续或转受业务专科项目及增设医疗项目的,给予警告并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五)对悬挂非本市医疗机构牌匾(科研机构除外)的,予以更换或取缔,并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六)对医德医风败坏,医疗秩序混乱,医疗质量低劣的,限令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直到追究责任者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违反纪律的,视其情节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第十八条 对所受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后的十五日内,向执罚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第十九条 罚款一律上缴同级财政。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齐齐哈尔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89年11月30日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海市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海市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
(乌海政办发[2008]57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乌海市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八年九月八日

  乌海市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为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12369”便民快捷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二、举报内容
  该办法包括以下几项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内容:
  (1)举报锅炉、炉窑等烟囱 “冒黑烟”的;
  (2)举报废水排放造成污染的;
  (3)举报随意倾倒生活、建筑垃圾或焚烧生活垃圾的;
  (4)举报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实施违法行为的;
  (5)举报擅自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或取缔后擅自恢复生产的;
  (6)举报生产过程中使用放射、辐射和化学有毒物质企业有环境违法行为的;
  (7)举报企业、污水处理厂、医院废水擅自外排的;
  (8)举报擅自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的;
  (9)举报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擅自开工建设或投入生产使用的;
  (10)举报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被责令停产治理后擅自恢复生产的;
  (11)举报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或接受使用造成污染的;
  (12)举报环境执法人员不作为、徇私舞弊或执法犯法的;
  (13)举报其他事项的。
  三、奖励额度
  上述中,(1)-(12)项所提到的举报案件,根据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的性质、内容、情节和轻重,经查证核实后,将给予举报人50-5000元的奖励。
  四、案件受理
  对所有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局必须一一予以登记,并及时依法受理、调查、核实,经过现场调查取证举报案件情况属实,立即对违法行为依法给予严惩。并按照奖励程序,及时兑现举报奖励奖金。
  五、资金来源
  市财政部门每年按照上年环境违法行为罚款总额的5%提取资金,作为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准备金,对举报人进行举报奖励。
  六、举报方式
  依法举报环境污染案件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执法人员将严格为举报人保密。公众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后,可以通过拨打“12369”投诉电话或登录环保网站(www.wuhai.gov.cn:8083),也可以直接到市、区环保部门举报,或者来信、来函等形式向环保局进行投诉。环保部门将24小时值班待命。
  为加强对举报案件受理、处置情况的监督,市环保局向社会公开监督电话。市环保局局长:2010828;市环保局纪检组长:2022387;市环境监察支队:2023814。
  本办法由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