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卫生部、监察部关于切实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保证监督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4:54:05  浏览:895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监察部关于切实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保证监督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通知

卫生部 监察部


卫生部、监察部关于切实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保证监督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通知
卫生部 监察部


(1993年11月10日)


《药品管理法》实施八年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当地人大、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依法进行药品监督管理,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做出了较大成绩。但是,必须看到,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使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些不法分
子制售假药劣药的手段越来越狡猾;个别地区和部门不认真遵纪守法,甚至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政策;个别领导以言代法,干预正常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个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药品管理法》的贯彻执行。
为切实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加强监督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保证政令畅通,提高监督执法人员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依法行政的自觉性,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药品管理法》赋予的职责,把加强药品监督执法工作同查处违反《药品管理法》的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支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履行职责,做好本辖区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及有关药品审批规定,扭转不按审批程序申报、不按规定审批、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把药品审批工作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属治疗性的药品,不得按保健药品审批;属药品范围的品种,不得按食品或化妆品
审批。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药政管理机构和药品检验机构不得从事有碍监督执法公正性的任何经商活动,严禁药政药检人员在被监督部门担任顾问。如发现药政药检人员有贪脏枉法、殉私舞弊行为的,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调离药政药检岗位,触犯刑法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
事责任。
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前的反腐倡廉,进行一次药品监督执法工作检查,要严肃查处违反药品监督管理法规的各类案件,纠正未按药品审批、药品广告审批程序办事的违法行为;要主动与当地监察部门联系,取得监察部门的支持。
五、各级监察部门要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在药品监督管理方面的执法工作,对个别地区和个别部门的地方保护主义及部门保护政策,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纠正。对个别领导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直接干预《药品管理法》贯彻执行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1993年11月1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7年5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
为推进外贸体制改革,扩大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根据《国务院关于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代理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国发〔1997〕7号)精神,特通知如下:
一、凡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一律实行“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
本通知所述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指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生产企业、1994年1月1日以后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及生产型集团公司。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及生产型集团公司内部设立的进出口公司(部门),也一律按此办法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须将本地区实施“免、抵、退”税办法的企业名单,经逐级汇总后在6月30日前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1993年12月31日前已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货物,继续执行现行的免税办法,1991年1月1日后按此办法执行。
本通知所述的自产货物是指生产企业购进原辅材料,经过本企业加工生产或委托加工生产的货物(含扩散加工产品、协作生产产品)。生产型集团公司收购本集团成员企业生产的货物,也视同自产货物。
二、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应予免征或退还的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已纳税款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退”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占本企业当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及以上的,在一个季度内,因应抵顶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顶完时,经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批准,对未抵顶完的税额部分予以退税。当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占本企业当期全部货物销售额不足50%时,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本通知所述的“免、抵、退”税办法,仍执行《国务院关于调低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国发〔1995〕29号)规定的退税率,并按照出口货物的离岸价计算“免、抵、退”税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条例规定的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生产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及以上,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
(一)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
应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
(二)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
应退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
(三)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应退税额
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7〕14号文件第二条第(二)款第2点的规定计算“免、抵、退”税。
三、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依以下程序办理“免、抵、退”税手续:
(一)生产企业将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后,应按月据实填具》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见附件一,以下简称“《申报表》”),并持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等凭证向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免、抵税及应纳税额的审核手续,经县级以上(含县级)征税机关审核无误并在《申报表》及出口凭证上签署意见后,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可先按审核意见对生产企业办理免、抵税额和应纳税额或将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手续。同时,将经县级以上征税机关审核签署意见的《申报表》(第1、2、4联)、出口凭证等退还生产企业;
(二)生产企业于每季度末应将出口及内销货物等情况按季汇总填报《申报表》,报经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逐级审核汇总上报给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由具有出口退税审批权的退税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的审批手续。同时应提供以下凭证资料:
1、经县级以上征税机关签署审核意见的本季度的分月《申报表》(第1、2联)及对应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等凭证,属于委托出口的货物,还必须提供“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原件);
2、本季度如有缴税的,须提供经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审核盖章的“税收缴款书”(复印件);
3、属于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须报送《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具体格式见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4)031号文件的附件)。
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应根据有关电子信息认真复核、签署批准或变更免、抵税额的意见,并填写《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见附件二)联同《申报表》(第3、4联)逐级下发到主管该企业征税的税务机关。征税机关在收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等材料后,应及时根据审批意见对已办免、抵税和已征税情况予以确认或调整。办理免、抵税后仍需退税的,由出口退税机关按照有关规定直接开具《收入退还书》办理退税。
四、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中的“免、抵”税额,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应单独统计,逐级汇总上报;“退”税额也应单独统计上报,并纳入本地区全年出口退税计划。“免、抵”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已退税额 五、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由于“免、抵”对地方财政利益会有一定的影响。为此,中央财政将对影响地方的部分向地方财政予以补偿。具体补偿办法另行下达。
六、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税额和“退”税额由国家税务局进出口税收部门负责按季汇总(具体表格见附件三),次年一月底汇总全年情况,送同级国家税务局计财政部门统计,并逐级上报国家税务总局,抄报财政部。
考虑到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将涉及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调整,有关征税机关在办理免、抵等手续后,应按规定及时如实汇总上报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批,退税部门、计财部门也应及时如实汇总上报免、抵税额和退税额。否则,国家税务总局将对有关地区不予调整税收计划。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要加强对这类问题的监督检查。
七、本通知从1997年1月1日起执行。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今年1月1日至本通知文到之日前已出口并已办妥退税手续的自产货物,可不作调整;其他虽已出口但尚未办理退税手续的自产货物,一律从1997年6月1日起按本通知规定的“免、抵、退”税办法作相应的调整。此前的规定与本通知有抵触的,以本通知为准,其他未尽事项,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031号)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八、本通知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各级财税部门要从全局出发,认真组织实施,及时反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附件:1、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略)
2、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巡税审批通知单
3、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免、抵、退”税情况季报表
附件二:
NO:----------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国家税务局:
你局报来------------------------企业《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所属期:--------年----季)收悉。其中:申报出口总额为----------美元,附送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份,出口外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份。
经审核,批准对该企业本季度申报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总额----------元,其中:免、抵税额--------元,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元或退税----------元,收入退还书号码为--------------。
退税机关(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三:
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免、抵、退”税情况季报表
( 年 季度)编报机关:
税额单位:万元
--------------------------------------------------------------------------------------------------------------------
| | |出口额 (万美元) | 本 季 免抵退 额 | 年度 累计免抵 退额|
| | |----------------------|------------------------|------------------------|
|序号 | 项 目 | 本季|年 度 累 计|合 计|免抵税额|退税额|合 计|免抵税额|退税额|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1 | 合 计 | | | | | | | | |
|------|----------------------------|------|--------------|------|--------|------|------|--------|------|
| 2 |一、内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小计| | | | | | | | |
|------|----------------------------|------|--------------|------|--------|------|------|--------|------|
| 3 | 1、增值税 | | | | | | | | |
|------|----------------------------|------|--------------|------|--------|------|------|--------|------|
| 4 | 2、消费税 | | | | | | | | |
|------|----------------------------|------|--------------|------|--------|------|------|--------|------|
| 5 |二、内资生产企业委托出口小计| | | | | | | | |
|------|----------------------------|------|--------------|------|--------|------|------|--------|------|
| 6 | 1、增值税 | | | | | | | | |
|------|----------------------------|------|--------------|------|--------|------|------|--------|------|
| 7 | 2、消费税 | | | | | | | | |
|------|----------------------------|------|--------------|------|--------|------|------|--------|------|
| 8 |三、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小计| | | | | | | | |
|------|----------------------------|------|--------------|------|--------|------|------|--------|------|
| 9 | 1、增值税 | | | | | | | | |
|------|----------------------------|------|--------------|------|--------|------|------|--------|------|
|10 | 2、消费税 | | | | | | | | |
|------|----------------------------|------|--------------|------|--------|------|------|--------|------|
|11 |四、外商投资企业委托出口小计| | | | | | | | |
|------|----------------------------|------|--------------|------|--------|------|------|--------|------|
|12 | 1、增值税 | | | | | | | | |
|------|----------------------------|------|--------------|------|--------|------|------|--------|------|
|13 | 2、消费税 | | | | | | | | |
--------------------------------------------------------------------------------------------------------------------
局长: 处(科)长: 复核: 制表: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总门汇总,于季后25日内送同级计会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计会部门于季后29、30两日内将本表传输上报国家税务总局(报表参数文件另文通知),并抄报财政部。



关于结合学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结合学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科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版权局、中国专利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科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版权局、中国专利局关于结合学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科委,外经贸厅(委、办),工商行政管理局,版权局,专利管理局(处):
6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该书通过大量事实,详细阐述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系统介绍了中国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的现状,以及中国积极承担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义务等方面的情况,是一份重要的文件。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经济发展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它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又是我在开展国际间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中,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要条件。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提高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必要结合学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加强经济、科技及文化艺术界知识产权领域专业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要加强对上述各界有关领导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为配合开展这次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发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5种外文版的同时,已责成五洲传播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中文版,在国内市场公开发行。中文
版除收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正文外,还附有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技术合同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民法通则,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有关决定或行政法规、规章。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科委,外经贸厅(委、办),工商行政管理局,版权局,专利管理局(处)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办法和形式,充分利用此书,切实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199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