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1:31:52  浏览:932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

为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管理,支持外贸升级转型,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根据《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汇发[2013]15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自2013年6月1日起,进一步改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机构(以下简称区内机构)无须办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及进行《登记证》年检。已核发的《登记证》不再使用。

新设区内机构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购结汇前,应按照《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及其实施细则(汇发[2012]38号文印发,以下简称货物贸易法规),到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登记手续。已办理《登记证》的区内机构,按照货物贸易法规规定签署《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办理确认书》后自动列入名录。

金融机构不得为不在名录的区内机构直接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业务。金融机构应当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查询确认该区内机构为“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后,按规定为其办理相关外汇收支业务。

二、区内机构可将具有真实、合法交易背景的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区内机构将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开户登记、存放规模、期限以及调回要求等应按货物贸易法规办理。其他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存放境外应按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规办理。

三、简化区内机构货物贸易付汇管理。区内机构办理货物贸易付汇,参照货物贸易法规提供相应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无须提供《登记证》,可以在所在地以外的省、市办理异地付汇业务。货物贸易法规规定需提供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保税项下货物贸易可以以进出境货物备案清单替代。金融机构无需办理进境货物备案清单或进口货物报关单电子底账核注、结案等手续。

区内机构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支付手续时,如提供的正本进口货物报关单或进境货物备案清单上的经营单位为其他机构,须提供付汇人与经营单位不一致原因的书面说明及可证实交易真实性及该不一致情况的商业凭证及相关海关监管单证,并留存相关单证备查。金融机构按规定进行合理审查。

四、区内机构可以根据其真实合法的进口付汇需求提前购汇存入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提前购汇及实际对外支付须在同一家金融机构办理,因合同变更等原因导致区内机构提前购汇后未能对外支付的,区内机构可自主决定结汇或保留在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中。

五、简化区内机构货物贸易结汇管理。区内机构按货物贸易法规凭相关单证在金融机构办理货物贸易收入结汇,金融机构按规定进行合理审查。

六、简化区内机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区内机构办理单笔等值5万美元(含)以下的服务贸易外汇收支,金融机构原则上可不审核交易单证,但对于资金性质不明确的外汇收支业务,金融机构可要求区内机构和个人提交交易单证进行合理审查。区内机构办理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由金融机构按照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规规定直接审核交易单证后办理。按规定应提交税务凭证的,从其规定。

七、外汇局按照货物贸易法规对区内机构货物贸易外汇收支进行非现场监测,对异常或可疑情况进行现场核查或现场检查,并根据核查和检查结果进行分类管理。

各分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各分局)应参照货物贸易法规制定本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管理风险防范操作性规定(要求见附件)。天津、上海、江苏、广东、重庆、浙江、深圳、青岛、宁波等九省、市分局、外汇管理部应于2013年5月28日前将本地区风险防范操作性规定报总局备案。各分局应积极与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取得用于监管需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流数据。

各分局应将通知正文及时转发辖内中心支局(支局)、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含总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执行过程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反馈。



附件:略




国家外汇管理局

2013年5月2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建立红河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的规定的通知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建立红河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的规定的通知


红政办发〔2006〕12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直属有关单位:
《红河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的规定》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红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红河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的规定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我县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形成“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联动”的工作机制,县人民政府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以发挥长效作用,现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联席会议由县人民政府召集,县人民政府分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副县长任第一召集人,县公安局指定一名领导任召集人。
第三条 联席会议成员由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单位的领导担任,联席会议的会议地点原则上定在县人民政府五楼会议室,由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承办,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部门领导作为联席会议联络员。
第四条 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报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交通事故特点和各成员单位开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情况,研究部署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协调解决各部门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
第五条 联席会议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5日上午9时召开。因工作需要或成员单位请求,经召集人同意,可临时决定召开。
第六条 联席会议的会务组织工作由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可根据实际需要召开联络员会议,收集各成员单位提交联席会议讨论的议题,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督促、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联席会议决定事项。
第七条 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草拟联席会议纪要,按程序报批后发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第八条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 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参照本规定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领导本辖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并将每季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的会议内容在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28日前上报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条 本规定由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金税三期工程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程部分条款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金税三期工程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程部分条款的通知

国税发[2010]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
  根据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实际需要,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金税三期工程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143号)中有关条款修改如下:
  《金税三期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第三十三条和《金税三期工程项目采购管理规程(试行)》第三条修改为:“按照金税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金税三期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委托代理机构采购。因特殊情况需要公开招标以外其他采购方式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有关文件的规定办理。”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抄送: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